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信息 >> 正文

2022北京大学智慧公众健康论坛顺利召开

信息来源: 智慧公众健康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2-07-08     浏览量:

6月25日,由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公众健康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流行病学研究数据共享中心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同举办的北京大学智慧公众健康论坛顺利召开。本次会议邀请国内外人工智能与健康大数据领域的顶级专家作报告,旨在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在健康大数据中的应用。




本次论坛开幕式由詹思延教授主持。詹思延教授首先邀请了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教授致开幕词。朱教授表示,健康医疗大数据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资源。国家从战略规划、技术能力及应用与管理三个层面,积极落实推进健康大数据发展政策和加速大数据产业发展,所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挖掘正在大健康领域开疆辟土。然而,健康大数据仍面临治理水平低、实际利用率低、共享开放不够的问题。充分融合4T技术,即生物技术(BT)、信息技术(IT)、医学技术(MT)、数据技术(DT)等,驱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在临床科研、健康管理和公共卫生等核心领域广泛应用已经成为新的趋势,因此需要为中国健康大数据深度挖掘利用搭建高水平跨界交流平台。接下来分别由黄涛研究员、张路霞教授和马剑竹副教授主持本次学术论坛。



进行第一场汇报的是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和生物统计系的梁黎明教授。梁教授的研究领域为统计遗传学,主要是利用高维组学数据寻找基因、环境与疾病的关系,包括遗传,基因表达及甲基化和代谢组学数据的分析与解读、研究开发用于分析二代测序数据,基因芯片和质谱的统计学方法和计算机软件。梁教授的汇报题目为“Multi-fluid, multi-omics approaches to identify disease/trait related metabolomic markers”,主要向我们分享了关于疾病或性状相关的代谢组学标志物的新的识别方法,为疾病的识别和预测提供重要帮助,为精准医疗与数据挖掘奠定了坚实的方法学基础。



第二位为听众做报告的是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贺永教授。贺永教授同时还是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教授、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师大脑成像中心主任。贺永教授主持了多项重点研发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也承担了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等6个国际期刊副主编或者编委。贺永教授报告的题目是“精神疾病的脑影像连接组大数据研究”,分享了脑成像技术与大数据融合的创新性研究,深入浅出地为大家介绍脑成像应用在疾病的风险识别、疾病诊断和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开拓了听众的眼界。



第三位嘉宾是来自于香港大学统计及精算学系的刘中华博士。刘中华博士2015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生物统计系,师从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著名生物统计学家林希虹教授。他的研究方向包括:生物统计学,因果推断,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统计遗传学,基因组学等课题。其报告题目为“DeepMed: Semiparametric Causal Mediation Analysis with Debiased Deep Learning”。半参数因果中介分析方法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话题,刘博士为我们介绍了如何使用半参数的中介分析方法来探索因果。通过刘博士的精彩的分享,使原本枯燥的公式变得生动,也引来了许多同学和老师的点赞。



第四位分享人是新加坡国立大学Duke-NUS医学院助理教授刘瑾博士。刘瑾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统计遗传和生物信息学,包括大规模遗传组学数据的统计学方法研究。其分享的主题是“Data integration in spatial transcriptomics”,为大家介绍了空间转录组学的数据整合方面的应用。近年来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应用大大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能够深入了解组织中细胞的构成的多样性和基因表达状态,而空间转录组测序可以同时获得细胞的空间位置信息和基因表达数据,进一步推动了对组织原位细胞真实基因表达的研究,为组织细胞功能、微环境互作、发育过程谱系追踪、疾病病理学等多个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手段。空间转录组学数据极大的拓宽了医疗大数据领域的宽度,为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在健康大数据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五位是崔庆华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生物信息学,围绕着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重大复杂疾病关键miRNA/lncRNA的计算机识别。同时,他也致力于探索miRNA/lncRNA在疾病中调控规律的数据挖掘。崔庆华教授主持和参与了NSFC、科技部等课题10余项,并于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支持。他汇报的题目是“关键基因与通路分析及对AI技术的启示”。遗传与基因通路分析是医疗大数据在新世纪中最大的补充,相对于传统的表型数据而言,关键基因位点及其发挥作用的通路机制,是研究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研究成果。人工智能整合遗传分析与通路分析,将更好地发现、开发这些微数据的利用价值,为实现全民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第六位嘉宾是山东大学特聘教授薛付忠老师。薛教授现任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山东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和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山东省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创新平台主任;同时也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崔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健康大数据理论方法与转化、健康大数据因果推断等。他的汇报题目是“数字健康技术助力智慧公众健康”,为大家分享了山东大学牵头的医疗数字健康技术方面的应用。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互联网+医疗健康”惠民便民服务平台被选为全国10个可复制推广的示范案例之一,也是数字健康技术在公众健康方面的最直接的应用。



最后,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公众健康研究中心主任詹思延教授为大家做总结发言。詹教授先对各位嘉宾教授表示了感谢,并对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方面的应用,与健康大数据资源整合方面给予厚望。在未来,人工智能与健康大数据将成为国家重要的健康战略资源,并为国家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