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校友
首页
研究院概况
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领导
聘任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
师资团队
在职教研人员
科学研究
通用人工智能研究所
智能人文与社会研究所
研究中心
科研进展
学术讲座
新闻公告
新闻信息
通知公告
人才培养
教育教学中心
本科生招生与培养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会议室预定
Open Menu
首页
研究院概况
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领导
聘任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
师资团队
在职教研人员
科学研究
通用人工智能研究所
智能人文与社会研究所
研究中心
科研进展
学术讲座
新闻公告
新闻信息
通知公告
人才培养
教育教学中心
本科生招生与培养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会议室预定
学生
校友
科学研究
通用人工智能研究所
智能人文与社会研究所
研究中心
科研进展
学术讲座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唐希源助理教授及合作者在IEEE TCAS-I发表低功耗SAR ADC设计综述的亮点论文
随着半导体制造工艺的演进,数字集成电路按照摩尔定律预测的趋势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信号处理技术不断进步。但身处物理的世界中,我们所能感知到的图像、声音、气味等都是模拟信号,在涉及到需要与物理世界进行交互时,模数转化器(ADC)能起到跨接模拟域与数字域的“桥梁”作用,在混合信号集成电路系统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被誉为模拟电路的“皇冠”。在交互系统中,ADC电路的性能往往是限制整个系统性能的瓶颈,尤其是在数字时...
2022-07-25
北京大学谢广明教授团队《TRO》:从仿真到现实的机器鱼运动控制学习框架
机器鱼作为一种典型的仿生水下机器人,充分利用其仿生结构与仿生运动与环境和其他机器人或生物进行交互,突破了传统水下航行器机动性笨拙且隐蔽性差的难点,受到了生物学家、物理学家、以及工程师的广泛关注。为了使机器鱼能够在水环境中执行任务,有必要找到一种为其高效设计运动控制器的方法。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深度强化学习为机器人控制提供了新的活力,但由于机器鱼在游动过程中存在复杂的流固耦合,如何设计能够控制机器...
2022-07-18
人工智能研究院朱松纯、朱毅鑫团队在Science Robotics上发文阐述机器实时理解人类价…
2022年7月14日,Science Robotics发表了来自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朱松纯教授、朱毅鑫课题组的“In-situ bidirectional human-robotvalue alignment”研究论文,阐述了一种机器实时理解人类价值观的计算框架,并展示了与人类完成的一系列复杂人机协作任务。本篇论文同时登上了Science及 Science Robotics两个官方主页头条上世纪50年代,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出版了科幻小说集《我,机器人》,勾勒了在未来世界中人类与机器人共...
2022-07-14
北京大学黄如院士-杨玉超教授团队在可校准感知神经元与类脑多模态感知方面取得重要…
受生物学启发的神经形态感知系统能够有效地处理从外界世界获得的物理信号,具有并行、分布式和事件驱动的优势。在生物感知系统中,感受器感知多模态的环境信息,神经细胞将这些信息编码为脉冲信号,随后脉冲信号被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忆阻器由于其丰富的动力学特性,成为模拟生物神经元的重要候选器件,将忆阻器和传感器结合,可以构建高效、多模态的人工感知神经元。然而当前国际上对人工感知神经元的研究主要集中...
2022-07-09
黄涛团队采用药物靶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揭示脂质、载脂蛋白、他汀与自发性脑出血发生…
2022年6月2日,临床神经病学顶级期刊《Annals of neurology》(IF:10.42)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公众健康研究中心、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黄涛研究员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樊东升教授的合作研究成果,论文题为 “Lipids, apolipoproteins, statins and ICH: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脂质、载脂蛋白与自发性脑出血—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研究利用全球自发性脑出血遗传学数据...
2022-06-15
首页
上页
1
...
4
5
6
7
8
...
12
下页
尾页